平均每5个女性就有一个中招?这种瘤,到底留不留?

说到妇科肿瘤

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

「子宫肌瘤」

作为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

平均每5个女性就有1个中招

如此高的发生率

让众多女性「谈瘤色变」

那么问题来了……

子宫肌瘤,到底留不留?

什么是子宫肌瘤?

子宫肌瘤,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一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,又称纤维肌瘤、子宫纤维瘤 。它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,故称「子宫平滑肌瘤」较为贴切,简称子宫肌瘤。

子宫肌瘤根据位置不同,分为黏膜下肌瘤、浆膜下肌瘤、肌壁间肌瘤。其中以肌壁间肌瘤最常见,约占子宫肌瘤的60%~70%。

(图片来源 :丁香医生)

一般多见于30~50岁的女性,以育龄期最为常见,发生率在20%~50%左右。

为何育龄期的女性更易中招?

目前,子宫肌瘤的病因尚未明确,但可以确定的是,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,而育龄期的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,这就为子宫肌瘤的生长提供了「沃土」。

虽然雌激素对女性的好处多多,比如:曼妙的身材、光滑的皮肤,但这把「双刃剑」同样成为了子宫肌瘤茁壮成长的「帮凶」。

所以,提醒广大爱美女性,切勿为了美容养颜随便吃一些保健品,如果破坏了激素平衡,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哦。

子宫肌瘤有何影响?

通常,子宫肌瘤在前期没有明显症状,但长到一定程度后,就会感到身体的一些变化。下面列举几个较为显着的特征:

1

如厕困难

这种情况多是「浆膜下肌瘤」所致。

它长在子宫最外面的浆膜上,约20%的子宫肌瘤都是「浆膜下肌瘤」。

如果肌瘤长在子宫前面,大到一定程度会压迫膀胱,导致患者多尿;

如果肌瘤长在子宫后面,可能会压迫直肠,引起患者排便不畅;

有的肌瘤可能会压迫输尿管,引起肾盂积水;

甚至,如果肌瘤发生扭转或缺血坏死等情况,可能会产生急性腹痛。

2

子宫出血

这种情况多是由于「肌壁间肌瘤」和「黏膜下肌瘤」所致。

「肌壁间肌瘤」长在子宫肌层,是最为常见的子宫肌瘤,约占子宫肌瘤的60%~70%。

「黏膜下肌瘤」长在子宫黏膜层,位置更靠近宫腔,约占子宫肌瘤的10%~15%。

如果这两种肌瘤体积过大,会影响到子宫收缩,导致不规则的阴道出血。

还可能会压迫周围静脉 ,使子宫血管扩张充血,引起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、月经频繁。

这就很有可能衍生出失血性贫血,甚至导致贫血性心脏病。

3

白带增多

由于子宫肌瘤的增大,撑大了宫腔,子宫内膜腺体分泌量增多,加上盆腔充血,就使得白带随之增多。如果伴有感染,白带里可能还混有血丝、脓液。

4

不孕、流产

怀孕早期,子宫肌瘤的存在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生长发育,过大的子宫肌瘤会和宝宝在子宫里争夺空间。有研究表明:患子宫肌瘤的女性流产的风险是正常女性的2~3倍。

5

难产

分娩时,子宫肌瘤会影响子宫的收缩,使分娩时间延长。甚至有些过大的子宫肌瘤还会堵塞产道,造成难产。

子宫肌瘤,到底留不留?

虽然子宫肌瘤会对女性引起上述的诸多不便 ,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可怕,到底留不留 ,是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的差异进一步斟酌的。

1、保守治疗

体积不大

如果平时没啥感觉,没有让患者感到很难受,而且体积不大(<5cm)  ,可以选择继续观察。

尤其是接近绝经期的患者,因为绝经后激素分泌会自然下降,失去了成长的「沃土」,子宫肌瘤也自然消停啦。

孕前、产后

一般医疗单位(如北京协和医院)认为:如果子宫肌瘤直径不超过4cm,且为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,患者可以考虑怀孕。

在妊娠期或产褥期 ,子宫肌瘤可能会发生「红色样变」  ,会引起剧烈腹痛、恶心、呕吐等,肌瘤也会迅速增大。

但因为时间特殊,如果剔除子宫肌瘤,子宫表面有创面,怀孕会有子宫破裂的风险,所以一般是先採取保守治疗。

2、药物治疗

主要用来抑制雌激素的作用,如:GnRH-a、米非司酮、三苯氧胺、达那唑等。

3、手术治疗

有恶变的可能

虽然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,但还是有0.4%~0.8%的恶变率,这时的子宫肌瘤已经变得「丧心病狂」,需要高度重视。

另外,要警惕子宫肌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,特别是绝经后不小反大、不减反增的情况。

影响正常生活

月经量过多,经药物治疗无效;

尿频尿急、便秘、腹痛不止;

子宫被撑得过大,或单个肌瘤>5cm;

肌瘤位置特殊,如黏膜下肌瘤,无论大小都应积极处理。

影响受孕

位于子宫腔内的黏膜下肌瘤 ,由于可能妨碍受精卵着床,易导致流产。

因此,建议在怀孕前手术处理,但为了避免妊娠期子宫破裂,因先避孕3个月~两年不等。

此外,如果肌瘤位于子宫下端,即使直径<4cm,但患者有多次自然流产或不孕历史,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时,也可先将子宫肌瘤剔除,再自然怀孕。

4、聚焦超声治疗

通过聚集超声波,可以「隔山打牛」,在不损伤外部组织的前提下,直接消灭子宫肌瘤的细胞。但由于热损伤可能会导致周围胀气损伤,所以仍存在风险 。

子宫肌瘤到底留不留?

相信看到这里

你也有一个答案啦

Previous post 白茯苓美容功效与禁忌
Next post 为什么宝宝容易生痱子以及如何护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