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江:坚持依法治理「医闹」 建设「平安医院」
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9日电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深化「平安印江」建设为载体,深入推进「平安医院」创建活动,坚持依法治理、严格管理、沟通协调原则,依法治理「医闹」,突破解决「医闹」瓶颈难题。
据了解,2013年印江县连续发生多起医患矛盾纠纷,面对「医闹」,多数医院选择了被动迁就,而这种做法不但不能缓解「医闹」渐强的势头,反而让医院自身蒙上更多舆论质疑,甚至于其它一些患者家属纷纷效仿,引发医患关系紧张,社会风气败坏,增加不稳定因素。
「当时,医生护士上班胆战心惊,行政领导穷尽办法,群众怨声载道,社会舆论强烈谴责,『医闹』一度造成医院不能正常开展业务,影响平安稳定。」印江县委政法委维稳办负责人介绍,剖析原因,大部分是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的特殊性及高风险性不理解,同时又对疗效期望值过高,以为进了医院就一定能达到治病和救命效果。
过高的期望值与现实医疗效果的差距让病人家属难以接受,因此一旦疾病预后不好或出现併发症,患者家属便把所有责任强加于医院,愈演愈烈成为「医闹」。
如何有效预防和成功处置「医闹」则成为一道难题和「平安医院」建设瓶颈。
「依法处理是解决『医闹』的有效法宝,也是最终途径。」印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黄非荣坚定地说,从2014年起,该县人民医院痛定思痛,静心思考,自我检讨,率先垂范,坚持依法治理「医闹」。
对各种原因医疗纠纷首先坚持依法,用法制思维思考问题,有法律手段解决问题,走法律程序,申请医疗鑑定,通过正常法律途经解决医疗纠纷;针对部分不愿走法律程序的加强沟通、协商处理,将达成协议作司法确认,巩固处理结果;其次是寻求第三方解决途径,组织公安部门、司法部门、卫生行政部门、卫生技术权威部门等共同参与调解,合力解决。
「来我们医院看病的大多是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,压力不小,但我们事先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,没有发生一起『医闹』事故。」杉树乡卫生院长陈鹏说,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同意权,自觉履行对患方的告知义务,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,同时加强医患沟通,争取得到患方的认同和信任,才减少或避免了医疗纠纷发生。
与此同时,印江县今年还以深化平安建设「五项行动」为契机,进一步深入推进「平安医院」创建工作,加大卫生投入,狠抓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,加强医德医风教育,强化服务意识,提高技术水平;健全严格规章制度,完善医院人防、物防、技防安全防控措施,增加配备保安员,安装视频监控全覆盖;在乡镇(社区)卫生院加强法制教育,增强法律意识,建立与派出所、综治办、司法所联动防控机制,进一步强化自我管理、自我防范,避免患者及家属在医院与医务人员正面冲突,从而减少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,缓解医患矛盾,促进「平安医院」建设。
据悉,印江县自坚持走依法治理「医闹」,2014年以来未再发生非法「医闹」,未出现重大安全医疗事故,无重大医疗矛盾纠纷发生。(曾云刚)